

這原本只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常規(guī)廣告,被掛在很多城市公交車站牌上。其中,韓寒、王珞丹作為“凡客誠品”(VANCL)的形象代言人,以80后的個性、調侃口吻,為VANCL站臺。然而,這則廣告卻出人意料地以網民“再創(chuàng)作”的形式瘋狂傳播。
“愛網絡、愛自由;愛晚期、愛夜間大排檔……”這些個性標簽經過網友的想象和加工,已變成眾多明星甚至個人的標簽。
以被傳播得最廣的郭德綱“凡客體”為例,大大的圖片旁邊的文字被改為:“愛相聲、愛演戲、愛豪宅、愛得瑟、愛誰誰……我是郭德綱”,極富調侃,令人捧腹。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已經有2000多張“凡客體”圖片在微博、開心網、QQ群以及各大論壇上瘋狂轉載。黃曉明、唐駿和曾子墨等千余位明星或被惡搞或被追捧。此外,也有不少是網友個人和企業(yè)出于樂趣制作的“凡客體”。
經過一輪瘋狂炒作和傳播,百度百科中,“凡客體”也已被作為專有詞匯收錄,定義為:凡客廣告文案宣傳的文體,該廣告意在戲謔主流文化、彰顯該品牌的個性形象。然其另類手法也招致不少網友圍觀,網絡上出現(xiàn)了大批惡搞“凡客體”的帖子。
“山寨版”凡客廣告到底是誰創(chuàng)作發(fā)起和推動,有網友懷疑是否為VANCL炒作?凡客公司CEO陳年表示:“我也不很清楚這件事!眲(chuàng)作“凡客體”廣告語的遠山廣告合伙人邱欣宇則對記者表示:“這件事真不是我們策劃。如果是我們策劃的,反而達不到如此廣泛的傳播效果。”
麥特文化媒體事業(yè)總經理王小魚表示:這次營銷最大成功點在于“創(chuàng)意”,這種極富個性的創(chuàng)意,迎合了當下戲謔主流文化、彰顯個性的網絡潮流。
但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黃升民亦提醒:“這種口碑營銷方式是一把雙刃劍,帶來了人氣但方向也是不可控的,既可能‘一夜成名’,也可能‘一夜傾覆’。”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