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萬家購物”為代表的另外一類模式,因市場的不可控、老百姓投機賭博心理濃重、企業(yè)監(jiān)管不力等因素,已經演化成為一場“空對空”的金融游戲……
“沒想到萬家(購物)倒得這么快,但它早晚是要倒的。”凌云,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會長。從去年開始,他著手進行調查,上個月發(fā)布了《2012中國消費返利模式調查報告》。他們對萬家購物網站進行了暗訪,并發(fā)現了問題——存在虛假交易。
報告中寫道:以“萬家購物”為代表的另外一類模式,因市場的不可控、老百姓投機賭博心理濃重、企業(yè)監(jiān)管不力等因素,已經演化成為一場“空對空”的金融游戲……
■ 買500返500這樣實現
據金華方面通報,浙江億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萬家購物”網站也同時成立。成立之初,“萬家購物”只是一家年營業(yè)額165萬元的第三方導購網,然而到今年5月底,“萬家購物”已在全國2300多個縣區(qū)設有代理點,共有9萬多家加盟商,擁有分紅權的高級會員70萬多人。
吸引如此眾多的消費者和加盟商成為“萬家購物”的會員,正是“你消費、我返錢、零成本購物”這樣誘惑性極強的返利模式。
按照萬家返利模式規(guī)定,加盟商每銷售500元金額的產品,需上繳16%的傭金給“萬家購物”,這16%就是“萬家購物”的返利來源。譬如,加盟商銷售了1000元商品,就必須拿出160元上繳給“萬家購物”。
對消費者而言,“萬家購物”以每500元劃為1個分紅權,就是說消費者購買500元商品,就可以得到1個分紅權,1000元就是2個分紅權。以此類推,每個分紅權每天最多可返利1元。如果你消費了500元,一天可能收到1元錢,賬戶累計100元后可以取現。從理論上分析,500天后,消費者便可能收回全部消費款,最終成為“零成本消費”。
■ 網站實為中介 靠傭金贏利
按說這樣的模式消費者肯定買賬,但俗語說天上不會掉餡餅,萬家購物網又是如何贏利的呢?
為了解“萬家購物”的贏利模式,凌云和他反傳銷志愿者聯盟的志愿者們做了暗訪,“我還特意買了1000多元的數碼產品!绷柙普f,當時萬家購物所宣傳“每天返一元”,他的賬戶在200多天后也確實多了200多元。
“有可能創(chuàng)立者在最初是想把電商這一塊做起來!卑凑辗道W的經營模式設計原理,返利網作為商家與買家之間的中介,收取一定的傭金。與淘寶網或傳統(tǒng)商家不同,返利網會許諾將部分利潤讓給消費者,從而吸引消費。
在這樣的模式下,返利網有不錯的利潤空間!氨热缢玫100萬的傭金,讓出60萬給消費者,還有40萬是他的!
因為不是一次性讓利,而是按日返利,這給了返利網經營者資金運作的空間。然而如此一來,如果經營業(yè)績不能保持持續(xù)走高,資金鏈就有斷裂的危險。
■ 事情從“報假單”變壞
凌云說,2010年開始,短短兩年時間,返利網站已多達上千家,多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qū)。“幾個員工,幾臺電腦,一個粗制濫造的網站,就是公司的全部!绷柙普f,“這個行業(yè)門檻低,可復制性強!
凌云在調查中發(fā)現,很多小公司幾乎不存在真實交易!叭丝偸怯胸澞畹,大家發(fā)現了漏洞,不需要買東西就能有回報,把這個當做是投資!
返利網站很快變了味,大家發(fā)現了潛規(guī)則:不用消費,報假單。
來自金華浦江的張女士表示,其實“萬家購物”上的不少商品實際價格比普通商店的價格要高不少,她之所以投入重金,看重的還是投資回報。為了提高效率,她干脆就舍棄了購物的環(huán)節(jié),直接繳納“傭金”,回報率也高了不少。
“雖然網站也發(fā)表聲明要求嚴厲打擊虛假消費,但實際上卻為了收取更多的傭金一直在變相縱容。”金華市一位負責處理“萬家購物”事件的工作人員稱。
根據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的調查,有的返利網的假單比率高達90%。
■ 消費變投機 資金鏈終斷裂
高額回報的誘惑,吸引了大量投機者涌入。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調查得知,在浙江等地,有人投入幾十萬元,甚至借貸進行所謂投資。而在這其中,還有政府官員的參與。而這樣的會員越來越多,他們直接繳納16%的“傭金”,不再進行線下商品交易。本來的消費行為被投資甚至投機行為所代替,事情出現本質變化。
因為“交易額”越來越大,返利也越來越龐大,返利網站就需要有不斷的資金涌入來維持資金鏈,用新來的錢來補上之前的窟窿。一旦資金進入有困難,資金鏈就隨時有斷裂的危險。在凌云看來,這和傳銷的性質有類似之處。
凌云說,因為負擔過多的債務,返利網的老板無外乎幾種可能:受到公安機關查處、自首或是跑路。而對于“投資者”,很可能面臨的是血本無歸的境遇。
凌云在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網站上寫道:警惕消費返利演變成為金融傳銷實質的投資返利,不加以整頓清理,這類模式還將有一個更大更瘋狂的爆發(fā)期,其發(fā)展速度和社會危害都將超越以往任何類型的傳銷。
■新聞鏈接
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
2006年12月由廣大志愿參與服務反傳銷公益事業(yè)的志愿者們發(fā)起成立的一個民間團體。參加反傳銷志愿者聯盟的大多是經歷過傳銷魔窟或者親友被傳銷坑害的人士,以互聯網為主要陣地,開展宣傳預防傳銷知識、解救傳銷人員、勸說引導傳銷人員、法律援助、傳銷醒悟人員心理疏導、技能培訓、就業(yè)幫扶、創(chuàng)業(yè)扶持等業(yè)務。
聲音
返利網站是否涉嫌傳銷難界定
來自杭州的周先生這幾天一直在為取回自己在一家返利網站的“投資”四處奔波,周先生告訴記者,他前后“投資”了十幾萬元,現在卻無法取回本金!霸瓉硇睦镆灿行⿹,但是看到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有關部門也沒有采取什么制裁措施,覺得應該還是安全的,所以越投越多。”周先生說。
金華市有關負責人介紹,大部分返利網站到后期往往演變?yōu)橥顿Y騙局,這種以購物返利名義進行的投機活動,涉嫌傳銷,很有欺騙性,但當地有關部門難以界定,國家有關部門對此也沒有明確的認定,難以進行有效監(jiān)管。
電子商務專家認為,隨著電子商務的高速發(fā)展,各種運作模式紛紛出現,電子商務必須以真實的商品或服務交易為基礎,返還消費者利潤必須有合法來源,同時網站也有承受能力。
業(yè)內人士指出,一些經濟犯罪活動打著電子商務的旗號,一般公眾很難分辨,需要有關部門加強監(jiān)管,及時進行偵辦,該查的查,該抓的抓,以免增加社會風險!鑫/新華社、本報記者喬林
■制圖/陳曉燕